说“人生在世”派

Published by admin on

说“人生在世”派

季庸

最近《观察》上有吴世昌先生一文,论及近日大中学生作文之滥调,大致起首都是“时代的轮子……”“自从抗战以来”等语,恰如二十年前,中学生的开笔就是“人生在世”“人生两大之间”,吴氏称此为平日心理蓄积的反映云。

细想起来,即使能作这样滥调,已算好了,因为到底还有个“调”在。实际上今日中学生作文,开口便是“文法的错误”,还谈得上什么“格”“调”!有人发牢骚说,也许再这样下去三十年,中国将没有人会写一篇通顺的本国文字,此话确否,只好等三十年后再说,目下也无从悬断,所以便不再杞忧。倒是先谈谈所谓滥调的由来吧。

说中学生作文滥调,其实是冤枉的,我们该从要人们的讲演、谈话、招待新闻记者等处看起。即使是业已定了罪的贪污犯,他就职时不也曾大声极呼的喊要减轻人民负担吗?对于肃清囤积惩罚奸商取缔走私更不得了,几乎天天在报上可以有占大量篇幅没人要看也没人要信的“高论”,这些试问不是“人生在世”是什么?看作文的人见了“时代的轮子”固然头痛,可是还得硬着头皮住下看,老百姓则不负此种义务,他只是把报纸一摔,或是一拿报纸就翻“社会新闻”,注意张春帆双枪盗空中结婚等等了。——小型报之发达,正亦为此。

从前拿八股当敲门砖,门一开,砖就丢了。如今这些新兴的八股却不是敲门砖,敲门得另凭别的有效工具,光是砖一定不成。那么是什么?原来是广告,或曰烟幕弹,而北平话则名之曰“卖膏药”。不过,广告是“信不信由你,买不买也由你”,这是有充分自由的。八股却是强聒不舍,你不但得接受,而且还得说“顶好”。

一德从风,上有好者不必有甚焉者。伟人们是这般如此的在卖自己的膏药,学生当然习而不自觉的把时代轮子转个不停。然而这是将来的伟人呀,到了他们的时代到来,还不是永远循环不已的卖那万试万灵而一点不灵的水膏药吗?

呜呼!“人生在世……”■


(原载上海《申报》1947年12月17日,第9版“自由谈”。黄任鹏、宋希於先生提供。宋希於先生录入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