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横通”礼赞
“横通”礼赞
季用
横通之称,见于章实斋《文史通义》横通篇【1】:
“老贾善于贩书,旧家善于藏书,好事勇于刻书,皆博雅名流所与把臂入林者也。… …然其人不过琴工碑匠,艺业之得接于文雅者耳;所接名流既多,习闻清言名论,而胸无智珠,则道听途说,根柢之浅陋亦不难窥。周学士长发以此辈人谓之横通,其言奇而确也。… …学者陋于闻见,接横通之议论,已如炸雷之破山,遂使鱼目混珠,清浊无别,而其人亦嚣然自命,不自知其通之出于横也!
这说法对是对的,但难免有些刻薄。清代人都是注重窄而深的研究的,《汉书》艺文志所说的束发受学,皓首不能穷经,或者不错。陈硕甫为了一部《毛诗传疏》,费尽四十年心血,先草长编,后成专著【2】,我们真得佩服到五体投地,然而拼了偌多时间,不过给极尽附会之能事的毛传找出若干不即不离牵强万状的证据,这时间也就花得够可怜了。
自然,我们的时代变了,眼光扩大了,与古人的看法根本不同,可是当时马瑞辰等人的著述【3】,实有比陈书高明之处,然则我们亦复不能盲目崇拜功夫堆成的虚伪宝塔,固亦彰彰明甚。不过我所要辨的还不是简单的时间问题,乃是说今日的社会环境,简直不允许我们有这些功夫与可能,即使有这样的扛鼎巨著,恐怕也很少有人能消化得动!从前多说乾嘉学者是受了文字狱的影响,不能不向牛角尖钻研,于是在经学方面,有赫赫千百卷的《皇清经解》正续编【4】,史学更可汗牛充栋,然我的看法,还得归宗唯物,主要是那时物力丰盈,生活简易,特别是江南鱼米之乡,人人都在极度安适与平定中讨生活,学问原来是生产于安定的,古典研究,更是如此,好像有钱人家修建房屋,画栋雕甍,曲尽藻饰之能事;若是露宿风餐的人,也只有几间茅棚,聊避风雨而已;古人说是饥者易为食,寒者利裋褐【5】,亦即是理。乾嘉时代是何等景象?比之今日的米价物价生计状况,怎么能够扯到一起?我读《汪龙庄遗书》,所记康熙时代闹水灾,米价不过数百文一斗,已竟大声疾呼,认为天下不得太平了!若令他们生于今日,正不知如何!陈硕甫、段懋膺、王怀祖一辈大师,倘于今日为大学教授,想亦只有呼吁无门,牛衣对泣,《说文解字注》与《经传释词》【6】想来也永无无成书之一日也。
照此说来,今日能够横通也就不差。以书贾而论,彼时还可以接儒雅謦欬,道听而途说之,虽胸无智珠,毕竟不是低级趣味,目下怎样?北平是旧书店集中地,不是也都捆载而入于废纸肆,论斤出售吗?即使政府曾投十亿之多,抢救这些“物资”,杯水车薪,收效几何?而且亲眼看见多数售旧书的店家都改为专卖新书了,所谓新书,实只限于冯xx的言情说部、xx楼主的剑侠奇谈之类,欲求横通,岂可得哉!书贾如是,再看黌舍的坐拥皋比者流,究有多少真能以学问领导群伦,像五四运动时的北大,像戊戌政变时的万木草堂、时务学堂【7】呢?真有本领的,或去作尊官,或去办实业,或者索兴到太平洋彼岸的哥伦比亚、加州、哈佛等大学去赚美金了,賸下一些啼饥号寒人们,在此挣扎,生活重压之下,欲求其通之横,已是极难,况专精乎?
这里还有一层意思,则是纯粹理论的了。学问之道,博大而后精深,所谓金字塔式的成就也,换言之,也就是任何专门之事,都必须建设在常识上。常识不是专门,而是普通的作人必知之理论,这个也未尝不可以叫做横通,或者名之为“古今中外派”。我觉得今日为学,再像汉儒那样守着“家法”“师法”,定是愚人妄人。一点科学方法、科学知识是每个人所必具,否则就会成为盲瞽,(王充《论衡》:“知近而不知古谓之陆沉,知古而不知今谓之盲瞽。”)纵使你是专门的汉宋经师,又有什么功用?为学问而学问的时代已竟过去了,虽不见得学皆致用,但目前之用,我们岂能视若无睹?所以横通本身虽要不得,作为专门学问的底子,则是唯恐失之。颇有人主张学文史的不必知道物理化学,大约是不甚明白常识之重要,倘贯通此意,则中国学术界可以转入一崭新时代矣。
纪英楠注:
【1】 章学诚(1738-1801)字实斋,清代史学家、思想家,有文、史、哲著作多种,所著《文史通义》是有名的学术理论著作。他在其中首次提出了“横通”一词,指的是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,只靠从接触到的文人、学者的言论、甚至道听途说中获得的肤浅知识就自以为是的现象。
【2】 《毛诗传疏》 现今传世的《诗经》是战国时期毛亨和毛苌辑注的古诗集,又称毛诗。历代对其注解、考证的著作甚多,清代陈奂(1786-1863)(字硕甫)经长期努力完成的《毛诗传疏》是较有名的一种。长编是收集资料记载下来以便编订撰写成书的预备稿。
【3】 马瑞辰(1782-1853)字元伯,所著《毛诗传笺通释》对诗经的文字音义、涉及的名物制度等进行了考证和解释,提出自己见解,纠正了对诗经注疏的一些错误,是一部诗经研究的重要著作,有评论认为超过陈奂的著作。
【4】 《皇清经解》清代阮元(1764-1849)组织一批学者,汇集清初至乾嘉时期的经学名著一百余种而成,共1400卷。后王先谦(1842-1917)收集乾嘉以后及阮元遗漏的乾嘉前的经学名著,编成《皇清经解续编》1430卷。
【5】 裋褐,音竖贺,粗布短窄的衣服。
【6】 《说文解字注》段玉裁著,段玉裁(1735-1815)字若膺,号懋堂,清代文字学家、经学家,著作此书历时28年,约87万字,注释阐发了《说文解字》,并全面阐述了汉字的造字原则,有独到见解并纠正了他人注释的一些错误,是解释和研究说文的著作中用功较深、较有成就的一部。
《经传释词》是清代著名学者王引之(1780-1808)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,文中提到的王怀祖是他的父亲王念孙,也是有成就的学者。
【7】 万木草堂:1891年康有为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及培养推行变法的人才,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,聚众讲学,宣 传改良主义思想。
时务学堂: 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在长沙建立的最早的新式学校。
(原载《申报》1948年4月23日。宋希於先生提供。纪英楠先生录入加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