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储法师和明末苏州人民的抗清斗争
弘储法师和明末苏州人民的抗清斗争
纪庸
提起灵岩山,我们就会想起明末清初时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弘储法师。弘储法师名继起和尚,号退翁,是当时灵岩寺的方丈。1644年清兵入关,次年打到江南,进行残忍的屠杀,扬州、常州、江阴、嘉定、松江等地人民起义军屡次反抗;其中像嘉定、江阴的抗敌故事,可歌可泣,是大家所熟知的了。在苏州抗敌游击队也是“屡败屡起”,而主要根据地就是太湖。灵岩山正当太湖北岸,所以是游击队和陆路联系的重要地点,而弘储法师就是联络和策划行动的负责人。那时,太湖一带的抗清领袖吴日生、陆世纶等都和法师有往来,义军的给养、兵械也多通过灵岩寺得到接济。虽然这些抵抗,终于失败,清兵几次想捕捉法师弘储,他仍不肯屈服。□□□他,出家人何必担这些□□□□□,死的是地方,虽赴□□□□□是快乐的。
当时,□□□□有许多投降清朝,因而□□□□的,像弘储同门,木陈和□□就应顺治皇帝只召,到北京拍清庭(廷)马屁。相传顺治信佛,其实是想通过和尚伺察更多的爱国分子,因明末爱国者出家当和尚的很多。木陈回南方后,好像恶霸一样,侵占寺产,排挤同门,弘储也着实受了他的迫害,但弘储坚持奋斗,誓死不屈,木陈也不能奈何他。
1663年,中国大陆上的抗清运动因李定国和桂王的失败而暂时中止了,只剩下郑成功在台湾继续抵抗,当时大陆上一些爱国分子都很悲痛,像苏州的徐枋,他在明亡后誓不进城,不和投降分子往来,隐居在灵岩山北面的上沙村。有一次,徐枋、文秉、周茂兰和浙东的黄宗羲等七八个爱国志士,都聚集在灵岩寺,和法师痛哭,慷慨地密谈了七昼夜,决定以后的抗敌步骤,这是一件历史上有名的聚会,可惜以后抗清工作,只能转入地下,法师不久也死去了,他的坟墓,在吴县光福镇附近。
(原载《新苏州报》1956年10月24日。黄恽先生提供)
按:“□”为原件漫漶不清处,一个□代替一个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