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海经的产生(史学讲座)

Published by admin on

山海经的产生(史学讲座)

纪庸

凡是在初中读书的同学,大约都念过或看过鲁迅先生的一篇《阿长与山海经》,鲁迅先生是那样向往着有插图的《山海经》,里面会有“人面的兽,九头的蛇,三脚的鸟,生着翅膀的人,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……”(见《朝花夕拾》)许多同学读了这篇文字都感到兴味,而终于不知道什么是山海经,山海经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怪物?

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神话集,分为十八篇,满载着离奇古怪的神话。神话是全世界各民族都有的,在西洋则希腊最有名,其次是罗马,因为他们是最古的国家,越是历史长远的民族,神话便越多。我们在《开明英语读本》上读过取火给人间因而被幽囚的普罗米修士(Prometheus)和脚上生了翅膀的神灵马克力Muenrry,众神之王宙斯Zens,美神亚波罗Apollo等,其实这就可以称为“外国山海经”,不过外国山海经只是神话,完全当作一种富于想象的文艺作品,并不把它和真历史搅在一起。至于我们中国山海经,却往往有和人的历史相同之处,于是人话和神话混作一谈,甚至把人类的祖先,完全弄得神化了。

山海经的名字,从汉朝就有了,据说其作者是夏代的伯益,我们应该知道“夏”还是传说中的一个朝代,仅有书本上的记载而没有地下货物的证明,我们不便对于这些纸篇子上的东西随便置信的,因为历史的条件,顶重要的就是“拿证据”。前次我已经说过,中国人有着崇拜祖先和信古的传统,明明是自己的话,也把他推托到古人头上,如今山海经的作者,大约也是这样弄出来的。不过我们可以断定这部乱七八糟的神话大全,绝对不可能是一时代一个人所创作,而是经过许多年的演变,和若干个无名作家的纪录而成的,既是汉代已经有它的名字,大约其完成的时期,应该在秦汉以前的战国。

战国,其年代距离现在约二千四百年至二千二百年,即公元前四00年至二00年间的一段落。如所周知,这时代是中国文化思想最自由最多样的时期,其原因主要还是农民在经济上获得解放,自由身份的知识分子蜂起,大家全有一套政治上的办法和理论,甚至建设了看起来颇抽象深奥的思想体系;思想和辩论的方法,(如今叫做伦理,亦称形式逻辑Formal Logic,古时谓之“名学”)也有了相当的发展,在各种学派互相竞争之下,当然会因为攻击和防御的必要而产生这种方法精密的哲学,使二千余年以后的我们还看着惊奇不已!著名的思想家应该更提早二百年,从春秋时代的孔子数起,以后便是墨子,孟子,老子,庄子,惠施,公孙龙,韩非等。他们的主张、历史,都分别记载在他们的著述里面,不过有的著述已经失传,有的著述经过后人的改编、假造,难免有若干不可靠的成分加了进去罢了。

说到著述,我们应该在此插叙一笔,即是私人的著作在这时代以前是几乎没有的。原来古代的社会机构简单,国家形态还在雏形时期,全国之中,政权都把握在少数贵族手里,他们只要学会一点仅有的技术,就足够统驭农民了,用不到什么成系统的思想和学问的。贵族中有所谓史、祝、巫、卜、宗……一类的官吏,他们的专业是替王者祈祷,主持祭典仪式,主持封建的仪式,替王者作各种文告,保存各项档案纪录,(占卜吉凶的纪录占档案中最大部分,如商代的甲骨文字是也)这些纪录文告一代一代流传下来,重要的竟把它从新编订,慢慢的就成了“著述”,例如尚书,即是各项档案文告和办公人的手记编制而成的,周易或即那些卜者巫师占卜用的“卦本”,卦辞爻辞,等于今日的籖诗,礼,乃是各种典礼的仪式单,诗乃是收罗的民歌和祭歌,春秋则是史官的大事摘记。老实说今日所看到的“经典”,没有一种不是经过官吏们之手编订而成的,这只能叫做官书,不能叫做私人著作,因为它并不具有独特的思想体系。这些书的辑成,主要在为贵族官吏们本身传习的便利,和人民大众是无关的。——人民在那时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与资格。到了后世,一般统治者认为这些书年代既很古远,合乎崇拜古先的心理,其内容又多半对于王者有利,便格外加以提倡,把它们的地位提高,称为经书,是士子必习之科,是考试敲门之砖,这些事,已是汉代以后的事了。当春秋时代,这些书还不甚流行,据庄子说,只有“缙绅先生”才能懂得,缙绅先生者,实即今日之“大人先生”,并不是普通的民众。

那么真正私人著述足以表现一派思想、学说的,究竟从什么时候才有呢?截至今日为止,我们所看到的私人著述,最早的还要算《论语》,不过论语并非孔子自己写成的,而是其弟子的纪录。到了战国时期,私人的著述就多起来了,这些东西给我们以无穷的智慧,然而,也常常给我们以莫名其妙的疑惑,使我们如入五里雾中,不知真相。

当然山海经也不过是这种著述之一而已。他的特点是没什么思想,只是充满了传说的神话,可是这却代表了那时许多民族对古史的知识。除了山海经以外,许多同时的著述,都免不了有神话的成分掺入,春秋左传,庄子等书,是比较更多的。

何以说这些古代的“文化遗产”会给我们以许多疑惑呢?主要就是那些山海经式的古史神话,使我们摸不清真正历史的形状。

为什么古代著述里有这样的荒唐的纪载,我在《历史为什么要说谎》一文中已加分析,扼要言之,即是要把自己的思想,借着古人的招牌来宣传。不过这里必须得有一个条件,就是起码那时候对于古代历史还没有固定的说法,因之大家全可以凭自己的意思制造一套,空中楼阁,死无对证。例如我们曾经讲过的尧舜禅让故事,孔子、孟子、墨子、荀子的说法都不相同,而又都是与自己的政治主张合拍。就连最反对“仿古”的法学家韩非子,也曾说:“舜逼尧,尧逼舜,汤放桀,武王伐纣。”(见说疑篇)这是因为他反对儒家所倡导的“仁义”,认为政权的转变,只有争夺,所以舜和禹全变作曹操王莽一样了。又如他曾说过争天下的人,全是为了权力,古时的天子,没有利也没有权,所以不争,甚至可以让,于是便形容他们的生活道:“尧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剪,采椽不斫;(采是恶木名)禹之王天下也,身执耒臿,以为民先。”(见五蠹篇)这样前后矛盾的见解,岂不是很可笑吗,但在那时,却是毫不足怪,因为大家都明明心照不宣,你说你的尧舜,我说我的尧舜,“尧舜不再生,谁与定其诚乎?”(也是韩非子的话)只要把低级知识的群众骗得相信了,别的一概可以不管。

思想家是这样,历史家可不是这样,而且最怕最反对这样。历史所要求的是绝对真实,而不是虚无缥缈。能够如实的把史事纪载下来,把材料保存下来,才是历史家的任务。无奈我们中国人在观念上虽然好古,在行动上却恰恰相反。一方面是不负责任的乱造伪史,一方面是把仅存的有用的“史料”毁灭。例如在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曹子建(植),当他封为鄄城侯时,就把那里的汉武帝行宫拆毁了,有人反对,他便下了一道手令说:“昔汤之隆也,则夏馆无余迹,武之兴也,则殷台无遗基,周之亡也,则伊洛无双椽,秦之灭也,则阿房无尺梠。汉道衰则建章(宫名)撤,灵帝崩则两宫燔。……况汉氏绝业,大魏龙兴,只人尺土,非复汉有!……况下县腐殿,为狐狸之窟藏者乎?”(见文馆词林)这就是说,政治可以决定一切,可以取消一切,前一个时代的历史遗迹在后一代的人看来是完全没有保存之必要!战国时代的学者,纵使没有说过像这样无识的话,其对于历史的不负责任态度,与此是无殊的。全世界各民族在野蛮时代,大约全是如此,欧洲北方蛮族大迁徙时代,罗马文化因而灭亡,中国在蒙古满洲等族侵入之时,也曾蒙受莫大的文化损失,至于历史中有名的五胡乱华时代,更是中国文化一大浩劫,若干种可以宝贵的史料、文献、书籍都在胡儿的马蹄下践踏了!因了战国时代的学者思想家没有历史观念,没有保存史料的决心,再加上各行其是利用古代纷乱不同的传说以自制其口号标语,我们打开先秦的著述一看,处处全是问题,处处全是矛盾,又怎么能够不疑惑呢?

我们说战国时代古史还没有一定的说法,是比照现在的历史说的。我们若翻开二十年前的历史教科书,差不多全体一致的从开天辟地的盘古氏说起,以后便是什么“三皇五帝”,再加上“有巢氏”“燧人氏”“伏羲氏”“女娲氏”“神农氏”等,一看就可以断定是后人追想捏造出来的帝王名字。而这一套名字,看久了便认定是自古有之,翻翻最流行的简陋史书,如纲鉴易知录(是清代流行的一种历史教科书,根据了朱子通鉴纲目而改编的)等,都是这样。这种古代历史系统可谓“深入人心”。其实我们若考查一下比较严肃的历史书,反而没有这么热闹,即如正史中第一部伟著司马迁史记,也只是从五帝本纪开始,五帝的名字是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。黄帝以前的帝王,都一笔勾销,司马迁说他们是百家之言,文不雅驯,意思便是说,乱讲胡言,不能置信。这种态度该是可佩的;宋代的司马光作通鉴,更痛快的从战国开始,因为上面有了孔子的春秋了。两位司马氏,眼光全比较科学,虽然如司马迁所说的,五帝到今日也都发生了问题。

古代历史系统并不是越古越长,相反,越是古人所知道的古史越短,这一点我似乎已经说过了的。举例子来证明,譬如在孔子以前的古书,如诗经,便没有尧舜的名字,只说到禹,殷商的祭歌“商颂”(是商族的后人宋国人写的)说,商的祖先是上帝所立,而那时洪水茫茫,把这洪水平治了的却是禹。(见《长发》)禹是介乎人和神之间的。(也就因为这个,顾颉刚和王伯祥二位先生开始怀疑禹就是民间崇拜的龙,禹字的本义即是虫。自从此说一出,攻击的人极多,认为亵渎了我们的古代圣贤)关于禹的神话非常多,在山海经里也不少,有些地方如四川等地,还有若干大禹治水的传说,特别是四川西北部那些番人部落。到了孔子的论语,就增加了尧舜两个圣王,在禹之先。秦灵公时有了祭黄帝的庙,黄帝的年代又在尧前。和孟子同时的学者许行,托古于神农氏,神农便成了黄帝以前的帝王,战国末年人所伪托的易系辞里(假托孔子作)更添出来伏羲,说他是画八卦的,又安置在神农之前。韩非子的书里有什么燧人有巢之名,庄子书中有无怀氏,葛天氏,大庭氏,容成氏乱七八糟的更古帝王,至秦汉以后,索兴更古些,就有了天皇地皇泰皇(后来改为人皇)和开天辟地的盘古了。这还不足,并且说天皇以下十二个帝王都是一万八千岁,从天地开辟到孔子作春秋一共是二百二十六万年!我们的四千年文化,也不过其五百万分之一吧了。

自然,根据地质学家的看法,从地层的变迁计算生物进化,人类的出现至有史时代,起码也得有五十万至一百万年,(周口店附近所发现的北京人有五十万年了!)若是把从猿类进化到人类的历史算进去,恐怕还不止二百六十万年呢!然而这种看法,古人是没有的,他们绝不是有什么科学的醒觉,而是出于崇古心理的策动。像这样后来居上式的把历史年代拉长,叫做层累式的古史,我们若是有敏锐的眼光,不难把一层一层附加上去的外衣给他剥将下来,使之恢复原状。然而,我们也该认清,一切传说与造伪,全都有他的来源,万万不会无中生有的,那么,这许多越来越纷杂的古代史,其核心来源究竟是什么呢,无疑的,就是在民间流行的各式各样神话。神话再加上学者们有作用的改编,修饰,一百年,两百年的演变下来,传述下来,就成了真的历史一般。

于是,“九头的蛇,人面的兽”便由空气而成为事实。


(原载1949年《中学生》总209期。许宗褀先生提供。黄恽先生整理录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