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上篇

Published by admin on

塞上篇

果轩

我登上这古旧的寒代城垣,
眺望着一片漠漠的荒烟。
远山上没有青草,
飓风卷起沙子吹上边塞的天。

可惜这将不是我们的河山,
对了“古上谷郡”的牌坊,低声幽叹!(注一)
谁想这雄伟的边关,
早已挡不住“胡儿”的刀箭!

洋河(注二)的浊浪自天际飞翻,
在凶险的山脚下闪烁着银光一线;
古英雄曾骑战马渡过桑干,
空引起我无边的怀恋!

山后的蒙古色(原文如此,应是包)点缀了万里荒原。
褐色“油麦”(注三)在北风中摇颤;
没有行人,只见乌鸦——
给驼(当作驮)着“青盐”的骆驼作伴。

吃着难消化的油麦面,
在“盐nor”(注四)里熬你贱价的大青盐,
牛和羊是他们的田产,
白色的粗羊皮给他们抵御着似箭的严寒:
可怜这般蠢直的塞外“老汉”,(注五)
目前又带上一付奴隶的锁链!

注一:宣化县,为汉上谷郡,是伐匈奴的要道。

注二:洋河,即永定河上游,亦即桑干河。古战歌中有许多歌咏这河的篇什。

注三:油麦,即燕麦,生于寒地,为塞外人主要食品,极难消化。

注四:盐nor,汉字当写盐诺尔,但念起来是一个音,故迳用拼音。蒙古语意即湖泊。自张家口以北,盐湖甚多,土人熬制之,名曰青盐,为北方各省食盐之大宗,近则全入李守信掌握矣!

注五:汉字读轻声,如har,口外人呼壮年人之通称。


(原载《文学》1936年第7卷第5期。江少莉先生提供。黄恽先生整理录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