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忆父亲(四)
回忆父亲(四)
纪英楠
父亲写文章有许多笔名,一般都有些背景,有的是有明显的针对性的,如炒冷饭斋主人。有些笔名有相应的图章,大多是是朋友刻的(其中有篆刻的名家,有的是很好的石料,但在他去世后母亲怕因印章和印文——比如我记得有“果轩常乐”之类的闲章——进一步获罪,流着泪都砸碎扔掉了,大概不扔也会在文革中我被抄家时抄去的)。也有少量刻字店刻的木章,字体是楷体或仿宋体,是为领稿费或其他临时用途刻的。有一次母亲整理抽屉,我看到两枚木章,文字是王羲和王考;我知道王来自母亲的姓,羲也在名字中常用,但对“王考”有点好奇,就问父亲,他笑着说:“《离骚》的第一句不就是‘朕皇考曰伯庸’吗”,母亲说:“你不用引经据典,其实‘伯庸’的本义就是大傻子”,父亲笑笑,没再说话,现在想起来,他大概也同意母亲的说法,他在家中排行老大,而为人处事应该也符合一个“傻”的评语了。
这个记忆还很清晰,但还没有发现这个笔名的文章。
另外,还记得在《光明日报》上看到过父亲写的一篇文章《踹匠考》,时间应在56年前后,当时没有细看,只记得说苏州当时纺织业在染布时,把布料放入染缸后,除浸泡外,还要用人光脚在上面用力反复蹂踩,做这种工作的人就是“踹匠”,因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,所以工钱比一般的织工低,地位也比织工低;但踹匠多为年轻力壮的劳力,所以也有时会因待遇不公而聚众闹事。这篇文章应是他对明清之际苏南纺织业研究的一部分,但很难找到了。我没找到像“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”那样的网站,有一种光明日报54至64年索引,却是旧书店卖的,共22本;另外就是下面的一条,
当前位置: 首页出版图书工具书索引/目录光明日报史学专刊索引:1953年4月-1964年12月 光明日报史学专刊索引:1953年4月-1964年12月 定 价:¥0.30 作 者:光明日报社资料研究室编辑 出版社:光明日报社 丛编项:无 标 签:史学 ISBN: 出版时间: 1965-01-01 包装: 开本: 26cm 页数: 30页 字数: 内容简介 暂缺《光明日报史学专刊索引:1953年4月-1964年12月》简介 作者简介 暂缺《光明日报史学专刊索引:1953年4月-1964年12月》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暂缺《光明日报史学专刊索引:1953年4月-1964年12月》目录
也是作为出版物卖的,却看不出怎样和到哪里去买,觉得很无奈。
2019年2月燕郊
宋希於注:按索引只有这篇:《明代苏州的织染局》, 纪庸《光明日报》1956年7月5日。没有提到《踹匠考》。 –2019年5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