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直观教学法的点滴经验
使用直观教学法的点滴经验
历史专修科教授 纪庸
波波夫教授告诉我们,在讲课过程中,主要教学法的要求是直观性的要求。在史地教学中直观教学法更为需要,现在把我在中国古代史的讲授中使用的直观教学法提出来,请同志们批评:
(一)直观教学法的种类
- 图示的——包括绘制历史地图,揭示参考图片,参观文物等。
- 口头譬喻的——包括引用诗文,及利用学生旧经验等。
(二)使用图示法的发展过程——最初我使用图示法,仅在讲授时随手在黑板上描绘简图,例如讲中国的旧石器新石器、细石器、文化、和彩陶黑陶文化的发展时,用简略的地图来表示,是可以的,但学生们感觉到随手绘图随手揩去很不便于临摹和记忆,不能记到笔记上。我根据这个意见,改为每课在课前把应用的图画在黑板上,讲起来较为方便,可是究竟不能留至长久,使学生充分消化巩固,同时,等到下次再用,还得重新画起来,很不经济,最后就采用了在纸上画并辅以临时在黑板上绘图分析的变法。波波夫教授告诉我们,直观教学的图片,不应当把预备好了的拿上去,而应当随讲随描,这话是非常重要的,所以我们不能专凭在事前预备好了的地图,而应当选择重点在黑板上随着讲授时史实的发展描绘。以加强学生的印象,有利于当堂巩固。
光是教师自己制图,仍然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,我们的教学总目的是培养初中教师,必须使学生也学会使用直观教学方法,使他们尽量发挥能动性,自己绘图。我用下列方法鼓励同学绘图,和认识图:
(1)临摹已绘好的地图。
(2)在黑板上练习描绘祖国基本地形,养成将来在黑板上绘图的技能,自绘油印历史地图,也可以增加练习机会。
(3)在讲授时,利用温习旧课阶段,指名在黑板上画出某一史实的地图并以自己的语言讲述。
(4)绘制地图时不要把地名都写上,留下一部分暗射的,要学生说出地名。
(5)指名根据绘好的地图讲述史实。
(1)(2)两项是经常的练习,(3)(4)(5)可以交错进行。
专门熟悉了古代的地图,不能和现代的地理知识联系仍然不能发挥学生热爱祖国的情绪,我们必须使学生把古代的史实和现代地理环境结合起来,我的方法是采用“插标法”,即将古代的地名,写在各种颜色的硬纸片上,然后按照今日的地点用大头针插上去,(最好把现代地图用厚板裱起来,插时更方便)运河、交通线、国界均可用此法,不过要用有色的绒线代替纸片,最近我讲到隋唐,令学生把运河沿线的城市,沿海通商城市,国防的重要据点(如各都护府)运河线,以长安为中心的交通线都在现在地图上插起标子来,于是一幅现代地图,就变为历史地图了,根据学生的意见,他们对这个办法,极感兴趣,如果有条件,也可以组织分组竞赛。
(三)图片演示——我常用的图片是郑编历史参考图谱,西域画等,这其实很不够,因为太小,没彩色,人民画报上常有带彩色的历史图片,很好,又如张大千临摹的彩色敦煌壁画,郑编伟大艺术传统图画也较好。(起于较完备的图谱很多,不备举)演示方法有两种,单纯的在讲授后揭示在课堂内,供同学较长期欣赏,不能悬挂的则在课堂重点演示,譬如人民画报上的敦煌壁画,塑像,可以在学生面前指示说明,唤起他们的爱好,然后,在下课后交课代表传观,比揭示在墙头效果更好些。只是要注意,千万不要当堂传阅,分散了注意力。还有,有些历史人物的画像,如能和美术组联系,画成放大的揭示出来,效果一定更好。
(四)口头譬喻的直观教学——(甲)引用典型诗文以说明史实,在历史教学中,这个方法可以起很大作用,例如引用诗经以说明中国的初期封建社会,引用世说新语的故事以说明魏晋的清谈任诞颓风。都使学生易于明瞭。在初中历史课本里,常常有这些材料,我们必须扩大它,或者充实它。例如讲到唐代诗人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,教材里引用的作品极少,或不甚合适,都须加以补充。(用李白的“黄河西来决昆仑,咆哮万里出龙门;”)来说明他的诗歌里常常描写祖国伟大的山河,便不如用他的“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”更为生动壮阔。又如说到隋唐的扬州繁华景象,引用“腰缠十万贯,骑鹤上扬州”等诗句,也很具体生动。(乙)利用学生旧经验,最好是就地取材,例如说云冈石佛高度,不妨拿子实堂维格堂钟楼作比例;又最好和流行的传说、故事,戏剧相联系,如说到曹操,他的为人作风,的确可以拿“宁我负人毋人负我”(三国志本传制注)来说明,和戏曲中“捉放”所描绘的一样。在用历史参考图谱等当堂演示时,更应和口头譬喻相结合,讲到云冈,就把云冈的图片当场指示,说到敦煌,即将敦煌图片指示,指示时,尽量用生动的说明。
(五)几点体会:
(1)绘制地图,必须色彩鲜明重点突出,切忌满纸地名,详备有余,清楚不足。我曾穷一日之力,按照汉书地理志绘成汉代盐铁产地图,按照唐书绘唐代藩镇割据图,结果学生反看不清,是失败的。后来改在揭示的地图上极突出的把重点地区圈出来,学生明白得多。
(2)绘图必须表示出政治思想性,内战地图可省略,但农民起义战争不能马虎。农民军的进军路线,及革命势力所及,必须很明确地用红色标出,千万不要把通知阶级的围剿力量画得比农民军更显著,更鲜明。各朝代的产业交通、对外关系等图,要仅可能搜集材料绘出,不可专重政治、战争。
(3)绘图必须自己消化,有了心得,不要拿起现成的照描,这样就不能得心应手,讲解时会被动。我曾照抄全汉升的唐宋帝国运河图,作为隋代运河图,结果两者并不完全一致,学生提了很多意见。又如五胡十六国图,各家画法不一,必须自己先弄清楚,融会贯通,用自己认为最适于讲明白的方式复制。
(4)地图有时须与表相辅而行,更可以清楚,我在隋代农民起义图中,特别附以年表,头绪纷繁的起义军,就可以搞清楚了。
(5)必须注意和现在地理联系,把古代地名附列今地名,并推行“插标法”。
(6)使用口头譬喻,要选择适当,把明清的总督比作反动派时期的绥靖主任是可以的,如果比作现在的大行政区首长,就大错了。把侍郎比作反动派时期的次长职位是可以的,如果比作今天的副部长就不妥当。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事物和过去有本质的差异,绝不可乱相比附,致使学生概念混淆不清。
(原载1953年4月20日《教学生活》。许宗褀先生提供。黄恽先生整理录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