似是而非

Published by admin on

似是而非

季庸

有一天,朋友们聚在一起,忽然谈到近日女子流行的短衫长西裤,觉得此种妆束有些不伦不类。一位朋友说:这完全是美国少爷兵造成的,他们既要中国女人有些洋腔,而又要不离“中国本位”,因而弄成这样子。

我们自然不敢完全肯定此种妆束的动机是如此,不过因此推想开去,一百年来西洋科学思想传到中国的不知有多少,然而每一种无不变质,成为“似是而非”。

我所住的地方邻近沪市南区,那是道地的“中国区”,在大街上走一趟,可以看见“原子照像”、“原子皮鞋”、原子这样、原子那样,你会恍然大糊涂,发明原子弹的美国,到如今还不能把原子能应用于动力,而中国居然会照像和作皮鞋了,岂不怪哉!

一切科学传入中国的过程大约是这样:㈠乱说乱讲,㈡乱模仿,㈢转了方向专门造孽。㈠的例子是不必谈了,原子照像即其一;㈡的例子更多,你到街头看看,凡外国最新奇的工业品,除了重工业之外,几乎我们什么都会造,51型的钢笔有几十种牌子,外国新书之畅销者,马上就有翻板,连杂志都不例外,牙膏学固龄玉,香皂学棕榄,香烟学Lucky Strike更维妙维肖。诸如此类,凡属消耗品,学起来不费力而赚钱大的,无一不有人挖空心思为之。至于㈢则电机可以制造维他命ABCD,亦可以大量制造海洛英吗啡,印刷机可以印书刊,何尝不可以印伪钞,我们所知道的,已不胜偻指,不知道的,还不晓得有多少!

中国本来是最会吸收外族文明的,也最会同化外族。近代衣食住行,几已无真正中国的余风存在。衣是胡服(中国古无裤,席地坐,着裤及有桌椅,乃西域诸国传入者,故最早的椅子曰胡床),大饼油条是西域的饆饠,亦即胡饼,唐代长安多有售者。房屋与车辆,则近日已多西化。唯不论如何,其中当有一原则,即是“择善而从”。并且要做得澈底。不能胡乱学来,根本不会消化,一会儿又抛弃了,像小孩子在弄堂中买零食一样,这一定要影响整个健康。古人(代)所接触的外国文化,也许比现代单纯,故其反响比较合理而正确;近五十年来,物质环境变化速度太快,于是中国就成了慌了手脚的呆子,东也不是,西也不是,弄得什么全不像,而又什么全要学。结果是什么全有,什么全没有,造成充分“似是而非”现状。

物质如此,思想如何?张文襄虽是不大行,到底还敢于讲出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”的一句话,如今我们则渐已丧失中心,手足无措,原来也处处成了“似是而非”了!■


(原载上海《申报》1947年12月21日,第9版“自由谈”。黄任鹏、宋希於先生提供。宋希於先生录入。)